抗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2从临床角度谈常见耐药菌的治疗

宣传标语.jpg111111199999

从临床角度谈常见耐药菌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晶

一、 细菌耐药的现状

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卫生公共问题,世界范围内新的耐药菌不断出现,原有耐药菌耐药程度在不断加剧,伴随当下抗生素研发步伐的放缓,临床面临的抗菌药物治疗日趋严峻,甚至出现泛耐药的致病菌,即无药可用的窘境。

从幻灯4的图表中,可以看到40年代纯化获得青霉素,60年代研制成第一代头孢菌素,几十年来抗生素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针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菌日益增加。

耐药菌是我们的悲哀,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 细菌耐药

MDR指多重耐药,即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广泛耐药(XDR)指除对1种或2种 (粘菌素或替加环素)外的所有抗生素耐药 。 PDR (泛耐药)是指对所有抗生素耐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 4 月 7 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讲话中说:“我们的世界正朝着后抗生素时代前进。一个多种常见感染不再能被治愈、 死亡持续下去的时代 …… 不合理与不恰当使用抗菌素,是目前导致耐药性产生的最大原因。”

(一)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是细菌出现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是细菌自身生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天然抗生素是细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用于抵御其他微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化学物质。人类将细菌产生的这种物质制成抗菌药物用于杀灭感染的微生物。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抵抗抗菌药物。

(二) 耐药性分类

1. 固有耐药

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 G- 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2. 获得性耐药

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 β- 内酰胺酶而耐药。获得性耐药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个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

(三)耐药机制

1. 产生灭活酶

是耐药性最重要机制。 如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

2.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如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喹诺酮类。

3.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如 β-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4.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如四环素、喹诺酮类等。

5.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如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6. 交叉耐药性

如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四) 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通过幻灯10的漫画,鸟儿只吃绿色的虫子,如同抗菌药物只对一种病原微生物,经常吃绿虫子,绿虫子就会明显减少,红虫子就会不断增多,最后绿虫子没有了,红虫子成为主导,那么红虫子就成为了致病菌,变成条件致病菌,而鸟儿又不吃红虫子,抗菌药物对致病菌无效,形象的比喻耐药菌是由于抗菌药物应用后被选择出来。

三、 ESKAPE

美国感染病学会的抗生素效益评估小组经调查后认为以下 6 类细菌耐药情况极度严峻 : 屎肠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 、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 鲍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 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species )。

( 一 ) 金葡菌

1. 致病性

金葡菌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 皮肤软组织感染(疖、痈、伤口化脓毛囊炎、脓痤疮、甲沟炎、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内脏器官感染(心内膜、肺、脑膜、骨髓、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脓毒症)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色素,表葡产生白色色素,腐生葡萄球菌产生白色或柠檬色色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很强,是因为它可以产生血浆凝固酶,可以产生溶血素,产生A蛋白,而表葡和腐生葡萄球菌都不产生这些物质,所以致病率很弱。

2.耐药性

金葡菌可以产生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称为耐药金葡(MRSA)。甲氧西林是1959年产生的新型青霉素,1961年就发现耐药。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称为VRSA,到目前为止全球仅有10几株,绝大部分都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葡菌称为 VISA, 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称为 MRCNS。

3.治疗药物

对于MRSA的治疗有许多指南,如 ATS 、 IDSA 、 ESC 的指南,以及在全球临床医师中极富影响力的桑福德康微生物治疗指南, 均首选万古霉素。

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有近期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住院时间 >2 周的患者 ; 入住 ICU 或烧伤病房;脑血管病后遗症 / 昏迷患者;外科伤口感染或烧伤患者; 1 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患者;接触 MRSA 感染或定植者的患者 。

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日间看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或被看护者;运动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军人或退伍军人;囚犯;无家可归者;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美洲原住民。

医院获得性肺炎首选是万古霉素或利奈唑烷,其他可选用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喹奴普丁和达福普丁。复杂的皮肤软组织感染,首选万古霉素,其次是利奈唑烷、替加环素,其他可选用替考拉宁、 奎奴普丁、达福普丁 。

MRSA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扩张合并MRSA感染,首选敏感的非糖肽类药物。MRSA肺炎首选糖肽类以及利奈唑烷。MRSA菌血症,首选万古霉素、利奈唑烷,非复杂菌血症疗程一般不少于14天, 合并心内膜炎或有发生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者,疗程应更长,并且应结合超声心动图结果综合判断。

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的代表药物,它属于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具较长的半衰期( 7-9 小时) ; 最佳杀菌浓度为 4 ~ 5 倍 MIC ;对金葡菌的清除率取决于 T > MIC ;疗效与谷浓度的关系较密切。

正常肾功能的成年人,可常规给药;肾衰的成年人,半衰期可达130个小时,所以需要延长给药间隔,降低单药剂量,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烧伤患者,由于大量液体渗出,半衰期减少,应缩短给药间隔至6-8小时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肾功能正常的肥胖的病人( 体重超过 30%IBW ) 应 缩短给药间隔 , 根据 IBW 计算 Vd 值和给药剂量。

腹膜透析不能清除万古霉素。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的清除取决于人工肾类型。低流量血液滤过( 3-4 小时)透析期中万古霉素清除量 <10% ;高流量血液滤过,滤过期可清除 1/3 ,但在滤过期后 10-12 小时可逐步反跳达透析前值的 90% ,应在透析后 10-12 小时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补充剂量。

(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

自 1982 年在英格兰首先发现产 ESBLs 克雷伯菌后,产 ESBLs 细菌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广泛报道。 ESBLs 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多见于肠杆菌科细菌。产 ESBLs 细菌主要在医院内引起感染和流行,其中 60% 发生在大型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产 ESBLs 细菌不仅引起院内暴发流行,还可以向院外传播 。

1. 产 ESBLs 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1 )重症监护病房。

( 2 )住院日延长(≥ 7 天) / 机械通气。

( 3 )导尿管和动脉导管的留置。

( 4 )严重疾病状态(如器官移植)。

( 5 )不适当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或三代头孢菌素。

( 6 )年龄≥ 60 岁等。

2. 社区获得( CA )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 1 )复杂性尿路感染。

( 2 )尿路结石。

( 3 )前列腺疾病。

( 4 )最近一年发作 3 次以上尿路感染。

( 5 )最近 3 个月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是β内酰胺类。

3.治疗

2010年我国发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对轻至中度感染患者 : ①首选复方 β- 内酰胺类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包括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氨苄西林 / 舒巴坦、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等)。②次选氨基糖苷类与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药物包括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等)。③治疗效果不佳者,换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药物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帕尼培南)。对严重感染、院内感染者,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

(三)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1. 致病性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

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是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重要的致病菌。

2.感染 危险因素

( 1 )长时间住院、入住监护室、 接受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暴露以及严重基础疾病等。

( 2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见于危重患者,常伴有其他细菌和(或)真菌的感染。

( 3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但缺乏其归因病死率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3.治疗

(1) 非多重耐药 AB

选用 β- 内酰胺类。

( 2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或氨芐西彬/舒巴坦,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或碳氢霉烯类抗生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

( 3 ) 广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治疗的主体方案是舒巴坦制剂/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多黏菌素、氨基糖苷类、碳氢霉烯类的抗生素;或多黏菌素联合舒巴坦制剂/舒巴坦、碳氢霉烯;或是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舒巴坦制剂、碳氢霉烯、多黏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或舒巴坦制剂联合多西环素+碳氢霉烯类;或亚胺培南联合利福平+多黏菌素或妥布霉素。

(4)广泛耐药或全耐药

采用多黏菌素联合β-内酰胺类或替加环素。

临床需要结合抗菌药物 PK/PD 参数要求,尝试通过增加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等方法设计给药方案 。

(四) 铜绿假单胞菌

1.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 1 )皮肤黏膜屏障发生破坏,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重烧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胃管。

( 2 )免疫功能低下,如中性粒细胞缺乏、实体肿瘤放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

( 3 )慢性结构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慢阻肺、肺囊性纤维化。

( 4 )长期住院,尤其是长期住 ICU 。

( 5 )曾经长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或者含酶抑制剂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致菌群失调。

2. 慢阻肺急性加重 ( AECOPD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的风险

当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出现以下 4 项中的 2 项时应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

( 1 )近期住院史。

( 2 )有经常( >4 个疗程 / 年)或近期(近 3 个月内)抗菌药物应用史。

( 3 )病情严重( FEV<30 %)。

( 4 )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近 2 周服用泼尼松龙 >10mg/d )。

3.治疗方案

(1)非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轻症、无基础疾病

可用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单药治疗。抗 PA 的 B-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 头孢哌酮 / 舒巴坦、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经静脉给药,并给予充分的剂量。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可在 β- 内酰胺类过敏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时采用,或作为联合治疗用药。 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作为二线用药。

(2)非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基础疾病

通常轻症患者也可以采用单药治疗,应避免选择近期内患者曾经使用过的药物,而重症患者常需要联合治疗。对耐药 PA 感染患者的初始治疗应采用联合治疗。

(3)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一定要采用联合治疗。 抗 PA B- 内酰胺类 + 氨基糖苷类,或抗 PA B- 内酰胺类 + 抗 PA 喹诺酮类,或抗 PA 的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或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 氨曲南。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是 PDR-PA 肺部感染。推荐在上述联合的基础上再加多黏菌素。

(五)肠球菌

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院内感染致病菌,主要引起泌尿道(第二)、腹腔、盆腔、血流感染(第三)。 1988 年英国首次报道,随后全球的报道逐年增加,我国自 2006 年始报道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为 1.3% 和 3.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可分为多种不同表型和基因亚型,我国以 vanA 、 vanB 为主。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仍保持对肠球菌较高敏感性, VRE 在各地区差异较大;利奈唑胺对 VRE 保持较好活性。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 90% ,对磷霉素耐药率较低( 14.4% )。

幻灯34显示的是 2012 中国 CHINET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中推荐的治疗原则如下:

1. 血流感染

根据药敏选择敏感药物,及时、足量、足疗程。

( 1 )替考拉宁: 400mg/d ,连用 4-6 周。

( 2 )利奈唑胺: 600mg , 2 次 /d ,原则上小于 4 周。

( 3 )达托霉素 6mg/kg.d 。

( 4 )联合应用多西环素或氯霉素 。

2. 医院获得性肺炎

应结合临床判断区分定植或致病菌。

( 1 )利奈唑胺: 600mg , 2 次 /d ( vanA 型)。

( 2 )替考拉宁: 400mg/d ( vanB 型)。

3. 腹腔感染

( 1 ) vanA

①大剂量氨苄西林 / 他唑巴坦( 8-12g/d ) 。

②氨苄西林 / 他唑巴坦 + 链霉素或庆大霉素。

③利奈唑胺 600mg , 2 次 /d 。

④替加环素 100mg 首剂,之后 50mg , bid 。

( 2 ) vanB

①替考拉宁 400mg/d 。

②替考拉宁 + 庆大霉素或环丙沙星。

③利奈唑胺 600mg , 2 次 /d 。

④替加环素 100mg 首剂,之后 50mg , bid 。

( 4 )泌尿系感染

①氨苄西林 / 他唑巴坦 3g/ 次、 q6h ,单药 或 + 庆大霉素。

②替考拉宁 + 庆大霉素。

③环丙沙星。

④利奈唑胺。

⑤呋喃妥因 100mg , q8h 。

⑥磷霉素 2-4g/d 。

四、 防控耐药菌的院内传播至关重要

防控耐药菌最重要的是防控耐药菌的院内传播。幻灯37显示的是重症监护室中,耐药菌可出现之处,包括病人的床头、小桌板、病例架、输液架、监护仪、水龙头等。

耐药菌如同冰山现象,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的细菌定植在体内,如同水下的冰山看不见,但一定要注意。治疗前要区别定植菌还是感染菌,如果是定植菌,不要急于应用抗生素,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全面细致分析这个病人的耐药菌感染到底是感染菌还是定植菌。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所有的观点由网友个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场,感谢大家支持!

重庆英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YMU教育


重庆YMU教育_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


重庆YMU教育_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课后辅导


重庆YMU教育_执业医师护士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www.91ymu.com


www.ymujiaoyu.com


YMU教育(www.91ymu.com),全国热线电话:023-89119533;提供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中小学课后辅导服务、执业医师护士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等咨询服务;

继教卡底部.jpg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