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举名落孙山,弃文学医成药圣,写的书堪称药材界的百科全书

宣传标语.jpg

一说起李时珍,马上就会想到他写的本草纲目,此药书在我国医学上牢牢占据了前三的位置。现在科技发达了,明明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条件,可惜至明朝李时珍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一本类似的医药书。

难道中医中药真的跟某些人说的那样,已经被淘汰了,难道真像鲁迅说的那样,中医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骗子?江湖郎中说一些模拟两可的话,用一些稀奇古怪的的物品当药引?我们都知道鲁迅对中医所产生的厌恶来自于儿时给父亲治病的经历。

但你要了解一下鲁迅父亲当时得的是什么病。他父亲得的是肝腹水,也就是肝硬化,肝癌。这个病在当时来说就是绝症,就算到了现在的西医也是很难治疗。鲁迅后来去学西医也是为此,他并没有一直认为中医是不可信的,后来也用过中药。但鲁迅发现学医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于是弃医学文,从此我们多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豪。

李时珍和鲁迅恰恰相反,他是弃文学医。李时珍的弃文学医这里面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圈,怎么说?因为他就是出生中医世家。何谓世家,是指至少有三代人都在干同一种事。他爷爷是个走街串巷手里拿个铃铛摇晃的医生,用现在的话说句不好听的,跟卖狗皮膏药的地位差不多,他父亲好一点了,在各个乡镇游荡,有点赤脚医生的感觉,但他父亲医术有了一定水平,而且医德很好,大家都很尊重,后来被官府收编了,算是太医院下面最低一级的那种官职。

但他爷爷和父亲并不愿意后代继续学医,认为家里应该要出一个读书种子光耀门槛,所以他和他哥哥两人从小就是学文的。李时珍14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说明他是很聪明的,但那时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的,光是聪明和勤奋不一定有用。

加上他的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接连三次都没考上举人,这时他已经23岁了。他和家人也许认识到不能再把时间再耗费到这个上面了,既然不能为良相,那就做个良医吧。虽然李时珍算是半路出道,但毕竟在家里耳濡目染,加上多年研习文理,也为他掌握中药的辩证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时明朝高层都有一股成仙热,都热衷于炼制仙丹,你不要以为这对中医对李时珍有什么好处,恰恰相反,李时珍知道中医根本就没有能成仙的理论和药材,所以后来还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流行一种果实,被所有人看作仙丹,李时珍自然不信,于是去弄了一个过来研究,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种变异了桃子,成分和普通桃子没有什么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李时珍对于任何一种药物都是采用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去验证去研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亲自验证。

他的这种科学态度,是他写就本草一书的基石。比如写医书就必须要有标本,要描述准确,不能听别人说什么就写什么,一点错都不能出,外形相似的药物太多了,如果采错药后果可想而知。

比如一种可入药的毒蛇,他叫捕蛇人带他亲自去查看,然后再用清晰的文字描绘出来,还把这种毒蛇的习性也描写清楚。再比如有一种药材,他发现前人的医书上描写各不相同,他于是又把几种不同的药物收集起来进行验证药效,最终把这样药材正确的记录下来。

他写本草一书,耗费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跑遍全国各地,记载药物约两千种,每一种药物都详细的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验证描写,还画了上千种药物的图像,目的便是想用最真实的描写,给后人留下正确的参考。堪称“药材界的百科全书”。

当然受历史条件限制,他不可能做到现代一样的临床实验来验证,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的科学态度。他和鲁迅其实都是一样的态度,鲁迅的文字医心,他的医书医人,都是实事求是的对症下药。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所有的观点由网友个人想法,不代表本公司也持此立场,感谢大家支持!

重庆英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YMU教育


重庆YMU教育_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


重庆YMU教育_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课后辅导


重庆YMU教育_执业医师护士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www.91ymu.com


www.ymujiaoyu.com


YMU教育(www.91ymu.com),全国热线电话:023-89119533;提供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中小学课后辅导服务、执业医师护士药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等咨询服务;

YMU微课底部.JPG

Write your comment right